《杀不死我的必使我强大》:想要内心强大,就要直面创伤

情感导师 7309

 添加导师微信MurieL0304

获取更多爱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复技巧 恋爱脱单干货

在一些影视剧里,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个词:PTSD(创伤后心理压力障碍症),从字面上看,好像就是一个人因为某一件事或者某一个(类)人而受到了伤害,而这个伤害似乎也一直伴随着他,成了他挥之不去的阴影。

其实生活中难免会出现创伤,每个人都可能经历疾病、离婚、失恋、暴力伤害、交通事故、自然灾害,人们总把这类经历看作困扰一生的伤疤,因而成为创伤后压力的俘虏,痛苦不堪。

《杀不死我的必使我强大》:想要内心强大,就要直面创伤

《杀不死我的必使我强大》这本书告诉我们,创伤后的成长只是人生中的一次旅程,它不会毁灭一切,只有我们充分了解创伤,直面创伤,从创伤中更加清楚地认识自我,进而规避错误,提高生活质量,提升幸福指数,才能走出创伤,获得成长。

作者史蒂芬约瑟夫是英国诺丁汉大学心理学教授,心理治疗与咨询研究小组负责人。研究的领域包括人类对于创伤事件的反应,创伤后压力与成长,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积极心理学等,英国心理学会注册高级心理治疗师,英国健康和职业关怀委员会注册健康咨询心理学家。曾获得伦敦精神病学研究所博士学位,专注于研究灾难幸存者,以及他们如何重新适应社会的课题。

01 我们为什么会有创伤?

创伤都带给了我们哪些心理效应?

英文中的“创伤”来自于希腊语,意为“伤口”现在它也用来描述心理层面的精神伤害,指的就是某些事撕裂了保护我们精神世界的“皮肤”,留下了心理上的“伤口”。

那么,创伤又是如何产生的呢?作者在书里提到:人的大脑有一个“创伤控制中心”,它的核心结构是杏仁核。而这个杏仁核是大脑情绪的掌门人,它主要负责你的恐惧、焦虑等情绪记忆。同时它还控制着两处神经系统——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

所谓的交感神经系统指的是身体的加速器,也就是当你遇到极大的压力时,瞳孔可能会变大,心跳加速,肌肉紧绷,体内激素上升,这时就说明了你的身体已经准备好随时战斗或者逃离。

而副交感神经系统则相当于身体的刹车装置,也就是当你的副交感神经被唤起时,心跳和呼吸会变慢,甚至停止,血压也会降低,这时你无法进入战斗或逃跑状态,比如当有一辆开车过来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愣在原地不知进退,束手无策。

也就是说,在一般的情况下,当你有生命危险的时候,杏仁核会走捷径,通过一系列的交感神经系统刺激,让身体对危险做出战斗或逃跑的反应。作者还告诉我们,当这种恐惧的感觉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挥之不去的话,这时候创伤后应激障碍就产生了。也就是当再次出现与创伤相似的事物的时候,人们就会产生条件反射。

举个例子:你在一次经历中被某一个人伤害了,因为这个人导致你损失了很多金钱,这个人就成了你生命中的阴影,你不希望再见到这个人,就以为删了他所有的联系方式就行了,可事情并不是按着人的意愿发展的,偏偏让你在某一个微信群里又碰到了这个人,于是你为了躲开这个人,就条件反射地退了群。

这种因为恐惧而形成的条件反射,被俄国著名心理学家伊万巴甫洛夫发现,他称这种条件反射为“经典条件反射”。这种条件反射只存在于我们的潜意识中,当我们再次处于这种类似的环境中,大脑就会产生联想记忆,同时杏仁核通过走捷径告诉我们的身体要尽快逃离或者战斗。

02 如何通过压力来触发积极的改变

如果想要让创伤后带来的条件反射不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用“削弱疗法”来以毒攻毒,越恐惧什么就越逼着自己去做,也就是很多人常说的“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

书中提到一个经历过地铁爆炸的女士特别害怕坐地铁,这不仅影响了她的正常生活,而且她的精神也日渐萎靡,她咨询了心理医生,医生让她“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来”。然后她鼓起勇气去坐地铁,最后通过她一次次的努力和坚持,终于克服了怕坐地铁的毛病。

创伤有可能会成为我们永远都无法抹去的痛苦记忆,然而就像硬币有正反面一样,创伤也会让人对生活产生新的看法,比如经历过生死的人会更加爱惜生命,更懂得关爱他人。

或许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我们所要承受的压力就好像承受狂风暴雨的小树,但是疾风骤雨后的成长就像我们面对压力时做出的积极改变,这种改变被称为创伤后的成长。

2008年汶川地震中失去双腿的老师廖智,之前她是一名舞蹈老师,失去双腿后就意味着她不能再跳舞了,但是生性乐观的她却并没有因为失去双腿而痛苦,在装上假肢后她努力练习跳舞,终于在一次演出中以断腿女孩的形象演出了她的最新舞蹈《鼓舞》。

可以这样说,人的觉醒是触发创伤发生的积极改变的起因。因为创伤总是能在人毫无防备的时候给人当头棒喝,也只有在这个时候,人们才会无比清醒地意识到生命中的不确定、不可预见、不可控制的因素所在,而我们人类又是这么的脆弱。

03 如何面对压力和创伤

一般人在面临创伤的时候,采用的是两种方法,一个是回避,一个是接受。

回避创伤是很多人都在采用的,但是这种做法只会让你暂时性逃离痛苦,让你觉得这件事只要不选择相信,就可以当它没有发生过。如果长期这样持续地回避,反而会造成恶性循环,让人的精神压力越来越大,情绪也会越来越糟糕。

还有就是接受,就是从行动和情感上帮助自己走出困境,采取接受的行为来应对创伤,却可以从行动和情感上获得成长。

如果要真正达到治愈创伤,光回避肯定是不行的,毕竟避得了一时却避不了一世,接受过去的创伤,并且从行动上帮助自己走出这段痛苦的回忆,才是我们应该做的,可是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之所以会因为某一件事在心里留下了创伤,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发生的这一件事与我们想象中的不一样,比如在我们假想的世界中,我们都希望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但是现实环境中偏偏就是好人却频繁临到各种苦难,而那些恶人却被养得白白胖胖的。

现实的环境与我们想象中的世界出现了这么大的冲突,穿上时候我们只能通过重建自己的内心世界,真正地接受创伤,才能走出创伤,这也是作者提到的“碎花瓶理论”。

所谓的“碎花瓶理论”,指的是你喜欢的一只花瓶摔碎了,但是不同的人却有不同的做法,一类人会极力把它们重新粘回去,即便做到了,粗看可能还是一只漂亮的花瓶,但是细看却不堪入目了,而另一类人的做法则是,把花瓶碎片拼成一幅精美的镶嵌画来保存它们。

第一种做法是极力修补,就好像有些夫妻明明已经互相厌倦对方了,但仍旧在人前秀恩爱,第二种做法则是用一种全新的聚焦去面对变化和创伤。而作者提到的“碎花瓶理论”的核心原则是,让我们调节自己的心理,以现实的眼光去看世界。

举个例子,我们想象中的世界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但现实的环境却恰恰与我们想象中的世界相反,这个时候就不要去做什么替天行道的事了,而是用另一种眼光来看,这个世界上之所以会有这么多恶人胡作非为,其实是上天在用他们给我们做一个反面教材,我们要想认识什么是善,首先就要认识什么是恶,没有“恶”作衬托,人又从哪里能认识到什么是“善”呢?

其次就是用心理学中的认知行为疗法,它的理念是我们的思想会影响我们的感受,然后进一步的行为。而认知行为疗法可以帮助我们改变思维习惯,正确地处理痛苦、愤怒或焦虑等情绪,通过改变自己对这件事情的看法,我们也能相应地改变自己的感受和行为。

国外很多精神科医生在治疗精神病人采用的正是认知行为疗法。作者还提到,写作也是认知行为疗法的一种,因为通过写作,你可以逐渐对创伤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对自己的想法也有了更清晰的了解。除此以外,写作还能发泄你的情绪,因为当你在写的时候,就是对情绪的一种宣泄。

评论列表

头像
2024-01-20 06:01:59

文章我看过,感觉说的挺对的,有问题的话可以多去看看

头像
2023-12-21 10:12:20

被拉黑了,还有希望么?

头像
2023-09-02 01:09:19

被拉黑了,还有希望么?

头像
2023-07-08 14:07:15

如果发信息,对方就是不回复,还不删微信怎么挽回?

 添加导师微信MurieL0304

获取更多爱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复技巧 恋爱脱单干货

发表评论 (已有4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