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婴儿诞生?122名专家:早有此技术,无人敢做

情感导师 7863

 添加导师微信MurieL0304

获取更多爱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复技巧 恋爱脱单干货

今日(11月26日)一早,一条消息刷屏——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诞生。

据人民网报道,11月26日,南方科技大学贺建奎宣布,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于11月在中国诞生,他们的基因经过人为修改,能天然抵抗艾滋病。这是世界上出现的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

基因编辑婴儿?天然免疫艾滋病?这一听起来非常惊人的事,瞬间因其伦理争议在网上引发热议——这样做真能使婴儿天然抵抗艾滋病吗?参与实验的家庭是否了解其中存在的风险?这样的实验到底有无必要?是否安全?

这条来自私人方面的宣布消息,遭到了无数的质疑,其中,《科技日报》官方微博更是对此发文“四问基因编辑婴儿”——

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婴儿诞生?122名专家:早有此技术,无人敢做

1.CCR5这个靶点是不是已经公认的会感染HIV?敲除这个靶点有没有其他潜在威胁?会导致其他疾病?2.如何能够证明这对双胞胎婴儿能够天然抵抗艾滋病?因为也不可能现在就让婴儿接触艾滋病传染,这是有悖伦理道德的。如果这对双胞胎一生都没有经历过可能感染艾滋病的环境或行为,又如何证明她们天然抵抗艾滋病?3.对试管婴儿进行基因编辑是否有悖伦理道德,经过什么部门审批?一个民营医院就能做这样的实验吗?4.此前我国有没有过基因编辑手段用于人体的实验?

▲科技日报四问“基因编辑婴儿”

就在这个消息发出之后,美联社发布了一篇关于贺建奎的专访。文中,美联社称,目前没有任何独立机构确认贺建奎所言真假,这一报告目前还未曾发表于任何期刊,也无法被其他同行业专家审核评议。

▲美联社专访贺建奎的报道截图

与此同时,深圳市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已于11月26日启动对该事件涉及伦理问题的调查,对媒体报道的该研究项目的伦理审查书真实性进行核实,有关调查结果将及时向公众进行公布。

而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科大、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多家知名高校的122位生物领域科研工作者联名表示,对“首例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婴儿”进行强烈谴责。声明称,这项所谓研究的生物医学伦理审查形同虚设。此项技术早就可以做,没有任何创新,但是全球的生物医学科学家们不去做、不敢做,就是因为脱靶的不确定性、其他巨大风险以及更重要的伦理。

外媒:尚未有独立机构确认贺建奎所言真假

据介绍,贺建奎此前曾在美国莱斯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学习,回国后在中国南方科技大学开设实验室,与此同时他还拥有两家遗传公司。

和贺建奎一起合作研究这一项目的美国科学家,是物理学家兼生物工程学教授迈克尔·蒂姆(Michael Deem)。他曾是贺建奎在莱斯大学读书时的指导老师。据报道,蒂姆还在贺建奎的两家公司拥有“小股份”,并且是这两家公司的科学顾问委员。

▲蒂姆(左)与贺建奎(右) 图据莱斯大学

据美联社报道称,近些年来,科学家们已经找到一种相对简单的方式编辑基因,这一工具就叫做CRISPR-Cas9(一种基因治疗法)。科学家们可利用该工具对DNA进行编辑操作,从而得到需要的基因,或处理掉可能引发麻烦的问题基因。直到最近该技术才在成人身上做实验,目的是为了治疗致命疾病,但这一基因变化只限于参与实验的这个人。但基因编辑精子、卵子或胚胎是不同的——这类基因改变是可以遗传的。

但这类基因编辑技术在美国是被禁止的,因为DNA的相关改变将传给未来数代子孙,而且有可能伤害其他基因。许多主流科学家们认为这太不安全,不应尝试,也有不少人谴责称这一报告实为人体实验。

在专访中,贺建奎称,他在不孕不育治疗中,修改了7对夫妇的胚胎,其中到目前为止有一例怀孕。他说,他的目标并非治愈或预防某一遗传性疾病,而是试图赋予只有少数人天然就有的一种特性——可抵抗感染艾滋病毒的能力。

他表示,参与该实验的父母拒绝透露其身份信息,也拒绝接受采访,他也不会透露他们的任何居住或工作信息。

美联社称,目前没有任何独立机构确认贺建奎所言真假,这一报告目前还未曾发表于任何期刊,也无法被其他同行业专家审核评议。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将于11月27日在香港召开,而贺建奎在此前向外界披露了这一消息。

▲贺建奎在深圳的实验室接受采访 图据美联社

贺建奎针对研究的说法,遭多名科学家质疑

贺建奎称,他在实验室已多年实验对老鼠、猴子和人类胚胎进行基因编辑,并就他的方式申请了专利。他表示,之所以选择胚胎进行艾滋病基因编辑,是因为这些感染是一个大问题。他通过基因手术修改的是CCR5基因,该基因的存在可以为致病力最强的HIV病毒打开感染人体细胞的大门。他称,他所做的就是使该基因失效。

在采访中,贺建奎说,测试结果显示,这对双胞胎中有一个婴儿的目的基因两个副本都被改变,而另一个婴儿只有一个副本被编辑改变,目前没有证据显示会对其他基因造成伤害。仍有一个基因副本的人,仍可能感染艾滋病毒,尽管目前非常有限的研究称,即便这类人罹患艾滋病,他们健康状况下降的趋势更为缓慢。

但贺建奎的这个说法,遭到数位科学家的质疑。

美联社的报道说,几位科学家在阅读了贺建奎提供给美联社的资料后表示,到目前为止的测试数据,还不足以证明基因编辑工作是有效的,或者排除了对胚胎的潜在伤害。他们还注意到,编辑工作并不完整,至少有一个双胞胎看上去是由不同的细胞拼接而成的。

“如果某些特定细胞被改变,几乎等同于没有被编辑过一样,因为艾滋病毒感染仍然可能发生。”哈佛大学的知名遗传学家George Church表示。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基因编辑专家、遗传学杂志编辑Kiran Musunuru博士则指出:“对于那个孩子来说,在预防艾滋病毒方面几乎没有任何收获,不仅如此,你还把这个孩子暴露在所有未知的安全风险中。”Church说,这个胚胎的使用表明,研究人员的主要重点是测试基因编辑,而不是避免防疫这种疾病。

即使编辑工作非常完美,没有正常CCR5基因的人,在感染其他病毒(如西尼罗病毒),以及死于流感的风险更高。Musunuru说,目前有许多方法可以预防HIV感染,而面对的其他医疗风险,才是值得担忧的问题。

美联社的报道还称,贺建奎的行为方式也令人质疑。11月8日,也就是该项目开展工作很久后,他才向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报告。

▲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网站上显示的该研究项目

贺建奎和蒂姆,被曝均是物理专家

据美联社报道,目前,还不清楚参与者是否完全理解其实验目的以及潜在的风险。报道同时指出,值得注意的是,贺建奎和蒂姆都是物理专家,没有任何进行人体临床试验的经验。

南科大官网显示,贺建奎2010年获得美国莱斯大学生物物理学博士学位,2011-2012, 曾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其研究方向为基因测序技术、免疫基因组学、个体化医疗、生物信息学和系统生物学。

贺建奎则表示,他个人明确告知了参与者实验目的,并告诉他们,胚胎基因编辑此前从未被尝试过,是有风险的。他还指出,他将为通过该项目受孕的所有孩子提供保险,并计划对这些孩子进行医疗随访,直到他们年满18岁,如果孩子成年后同意的话,随访也将一直继续。

根据美联社的报道,贺建奎表示,这个项目得到了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的批准。但这家医院,并不是为他的研究或受孕尝试提供胚胎的四家医院之一。据美联社报道,这几家医院的一些工作人员对这项研究的性质一无所知,贺建奎和蒂姆声称,这样做是为了防止一些感染HIV的参与者身份曝光。

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工作人员否认孩子在该院出生

红星新闻根据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网站对此项目的相关公示,发现上面显示该研究项目获得了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批准该研究的伦理委员会名称是: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时,上面显示的研究实施地点是:深圳和美妇儿医院(此处显示的医院名称没有“科”字)。

▲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网站上显示,该项目获得了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网站上显示,该项目的研究实施地点是深圳和美妇儿医院

11月26日,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相关工作人员告诉红星新闻,这个事件现在还在进一步调查中,是否真实有效之后会给公众一个结果。“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孩子不是在医院做的检查,也不是在我们医院出生的。”

截至发稿前,红星新闻未能采访到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

深圳市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启动调查

另据新京报报道,深圳市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今天(11月26日)下午发表声明,将“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诞生”启动对该事件涉及伦理问题的调查。原国家卫生计生委于2016年公布的《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明确规定——从事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的医疗卫生机构是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工作的管理责任主体,应当设立伦理委员会,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伦理委员会独立开展伦理审查工作。

医疗卫生机构未设立伦理委员会的,不得开展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工作。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在伦理委员会设立之日起3个月内向本机构的执业登记机关备案,并在医学研究登记备案信息系统登记。

深圳市参照该《办法》对省级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的相关职责要求,建立了“深圳市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并已开展“从事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的医疗卫生机构已设立伦理委员会的备案工作”。根据“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在伦理委员会设立之日起3个月内向本机构的执业登记机关备案”,经查,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这一机构未按要求进行备案。

深圳市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已于11月26日启动对该事件涉及伦理问题的调查,对媒体报道的该研究项目的伦理审查书真实性进行核实,有关调查结果将及时向公众进行公布。

122名专业人士联合发声:坚决反对!强烈谴责!

贺建奎的单方面宣布尚未得到其他机构的独立证实,但已经在国内外专业领域引发了广泛争议和谴责。

据美联社报道,不少国外科学家对这样的说法感到惊讶,而且表达了强烈谴责。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基因编辑专家、遗传学杂志编辑Kiran Musunuru博士称:“这很不合情理,在人类身上做实验,不论是道德上还是伦理上都站不住脚跟。”加州斯科利普斯研究转化研究所所长Eric Topol博士说道,““这太不成熟了。我们是在处理针对人类的操作指令,这可是件大事。”

同时,此事也遭到国内众多专家学者的强烈反对和谴责。

红星新闻注意到,曾获得我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现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的生物学家颜宁发微博称,“我实名反对在现阶段对人类胚胎进行基因编辑。”

由饶毅、鲁白、谢宇三位学者创办的自媒体“知识分子”也发出了一份“联署声明”,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科大、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多家知名高校的122位生物领域科研工作者联合署名表示,对“首例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婴儿”,坚决反对!强烈谴责!

▲联署声明 图据网络

声明称,这项所谓研究的生物医学伦理审查形同虚设。此项技术早就可以做,没有任何创新,但是全球的生物医学科学家们不去做、不敢做,就是因为脱靶的不确定性、其他巨大风险以及更重要的伦理。国家一定要迅速立法严格监管,潘多拉魔盒已经打开,我们可能还有一线机会在不可挽回前,关上它。对于在现阶段不经严格伦理和安全性审查,贸然尝试做可遗传的人体胚胎基因编辑的任何尝试,坚决反对,强烈谴责。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王立铭加入了此次的“科学家联合声明”。王立铭写过学术著作《上帝的手术刀》,探讨基因编辑。此次引起争议的“永久性组织HIV病毒”的基因编辑项目,在王立铭这部一年前写的书里也曾提到。他告诉红星新闻,尽管未来有机会实现基因编辑的大规模临床推广,但目前难以实现,因为基因治疗的成本太昂贵,同时还伴随着各种难以预计的并发症风险。11月26日晚,王立铭专门撰文《为什么基因编辑婴儿在今天不可原谅》。文中称,“通过基因编辑的办法给孩子提前做艾滋病预防,非常不妥,不可原谅。”

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南开大学校长饶子和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则提到了基因编辑项目的监管和伦理问题。饶院士认为,贺建奎的项目看似一鸣惊人,实则暴露出监管的缺失,后果是不可想象的。“监管、伦理是绝对不能越过的两条红线。”

哈工大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黄志伟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谈到,伦理问题还不是基因编辑项目中最大的问题,技术才是。目前的基因编辑技术并不算精确,还可能带来其他脱靶效应,都存在不可控的问题,会有其他感染疾病的可能性。“一个基因,(如果)研究不清楚,还有其他功能,出生以后可能会带来其他的疾病。”

红星新闻记者丨 王雅林 徐缓 编译报道

红星新闻实习记者丨 庄梦蕾 采访报道

评论列表

头像
2023-08-13 06:08:23

写的东西感触很深,对情感上帮助很大

头像
2023-05-27 16:05:38

可以帮助复合吗?

 添加导师微信MurieL0304

获取更多爱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复技巧 恋爱脱单干货

发表评论 (已有2条评论)